若在有生之年能見到人腦移植,我以為我現在的思緒震撼就像是
迸發出了有可能會探討的討論串,我試圖開出這些標題了。

 一個富爸爸有了一個笨兒子,一個窮鬼有了一副好頭腦,經過鬼
才廖醫師的手,移植了窮鬼的好腦子給有錢老爹的笨兒子,接下來
的情形會是如何?

 不是沒有動物有換腦過,1970年美國就動過猴子換腦手術,兩隻
猴子的腦對調,可行是是有的,今天不從保育動物的觀點來看。
 
 據說人的靈魂的重量有21公克,死時腦會放出這些電波,消逝了
就死了,那麼如果人的心智是存在大腦裡,其他的器官只是在這個
軀殼下做事的組織物,沒有思考記憶,那麼「有錢笨蛋」跟「窮鬼
天才」交換腦子後,照換頭猴跟換頭狗的經驗來淺推,應該是可以
適應的,會變成「有錢天才」、「窮鬼笨蛋or窮鬼死人」我想知道
的是那換腦後的富爸爸的兒子,說話行為思緒習慣還是原本的兒子
嗎?照換腦後變成天才的遊戲規則來說,他是原本的天才,只不過
換個軀殼,而笨蛋就被遺棄了,窮鬼天才一點損失都沒有,富爸爸
也沒有損失,因為還是保有家族血緣。

 這是可怕的,當陶莉羊出現,複製人也是指日可待的,那麼只要
腦子不死,換個軀殼罷已,複製人複製軀殼,聰明的大腦就挑身體
住。
 
 人之可以自傲,至今唯一不變的定律是,每一個世上的人都是獨
一無二的,人的核心價值在哪?是否只存在於大腦的思考,那就是
我們靈魂的所在,那21公克。

 我想科技進步是會改變人的人生哲學跟處事模式,人是追求美好
事物的動物,可以更好就會希望更好,對於病痛疾病或者是一些天
災人禍我們無法改變的狀況時,我們會給自己一些理由跟藉口,勸
使無為看開,但當一切都可以更好、不如意時可以改變呢?面臨的
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道德考驗,社會價值觀的衝擊磨合,人是一種很
能夠適應放寬心的動物。以約會來說,赴約者,在手機時代來臨之
前,人們總是準時赴約的,不會抱有手機聯絡得到我晚到一分鐘的
僥倖心態,相對的等人者,在手機時代來臨之前,總是可以抱著「
尾生抱柱」的心態等下去,然而有了手機,你開始失去耐心,不耐
煩的奪命連環call。

 我不知道有生之年我會不會看到廖醫生所說的人腦換人腦,但我
知道若真的出現,到時的討論話題離不開現在在我腦子裡衍生出來
的標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i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