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父母教育和家庭背景使然,從小養成閱讀報章雜誌的習
慣,因此對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涉獵,皆相當有興趣。 

 身在社會不可不知社會事,雖然我大學時期的主修為新聞學,
但舉凡政治、經濟、醫療、娛樂、消費等議題都是我所關切的,
憑藉著我對事物的好奇心及追根究底的強烈知識慾望,望能在歷
練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第二知識專長領域。對於未來職場規劃,
深知自己在校所學不足以面對真實社會的挑戰,但對於挑戰我會
絕不輕言放棄、全力以赴以達成公司給我的任務。」

 看似矯情的自傳..........其中一兩段,說出我的新聞夢。也許,在我
看似年輕的臉龐上,仍未能看出經歷新聞風霜的刻劃,但,這曾經
是我所執著的。

 高中時候有一門課,名為生涯規劃,課如其名,當時只是一名高中
生的我,最重要的規劃,就是,規畫自己接下來要就讀的大學科系。
當時作了一門報告,要我選出自己最想就讀的科系,並且去找出各個
有這個科系的學校,並且作課程比較。

 當年毫不猶豫,就選擇新聞系,作了厚厚一疊報告,包括政大新聞
、輔大大傳等,當然當中也包括我的母校-世新新聞。我覺得,也許
我是命中注定要讀新聞傳播學院的,事實上,雖然我心中懷抱著新聞
夢,營隊參加新聞營、推甄推新聞、大傳系;但,選填志願,我還是
很按照分數高低,作最聰明的選填,沒有否定我讀其他科系的可能,
因為我就是一個希望自己能夠多元發展的人,而新聞學系學的是通才
,最能夠讓我涉獵最多不同領域。

 那年暑假,考完聯考後,跑了各大補習班作落點分析,莫名的,
全數落在「世新新聞」,當時有名聯晚的記者撥電話給我採訪我,
問了我當年考的每科分數,並請專家分析,最後居然分析我可以上
政大,還作當年Maybe二版頭。

 後來,我媽罵我笨,這樣子寫出來,所有分數比我高的人,不就
通通去選填政大,我為何要自己樹敵呢?。而後,事實證明,我即
便將世新新聞填到第39名,依然會上,這是我與新聞的不解之緣。

 那一年,我有將那一年大學實習時的熱血,記錄在網誌上,那一
年,到電視台實習,碰到真正可怕的事,寫了實習心得文章。
這是第一次血中有著沸騰的新聞熱血。

 高中、大學的時候,眼界停留在學生的公共議題上,每天咀嚼著
養不活自己,卻又很堅持的「正義感」,從校園開始,對於一些不
平的事,總會有著莫名的激昂,想推翻跟改變,一直深信,媒體就
是最終的歸宿,就算無法世界和平,至少可以衝撞一些不對的事物
或不平的道理。

 這是一份很有趣的工作,就像當時年紀只有16歲的我想像中一樣
,每天接觸到不同的人,不同層級的人,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而更幸運的是,我撰寫的報導,有更多是能夠接觸到這社會金字
塔頂端的人,各大公司CEO、CIO、COO。

 常在想,夢想與現實若已經到了一個需要作抉擇的點時,應該如
何?這個問題則讓我失眠好幾夜。我很幸運,從小至大,父母皆尊
重我的抉擇,就讀的學校、科系、工作(雖然父親常在耳邊念,考
個公務員較穩定)但他依然尊重我現在所選擇的工作。

 不想當個公務員,可能是因為刻板印象,讓我覺得「滾石不生苔」
怎樣看公務員都不是顆滾石,就因為它的最大特色是穩定。我卻喜歡
挑戰,挑戰每一個不可能,我不知道自己極限有多大,我也從未對自
己作設限。

 那天,看到TVBS專訪SOGO董座黃晴雯,她說她跨足這麼多,而且
是如此不同的領域,她期許自己有「跨界力」。如果我沒有記錯,她
認為,跨足不同領域,讓她每次每次都應用前一個領域的經驗,並且
學習更多不同的專業能力,讓自己「滾石不生苔」,我不知,她是否
真如她所言是這樣子的一個人,但若能作到如她所言的人,很不容易
,也會是很可貴的人才,一個跨領域整合的人才。

 不管如何,就像我聽到夢田這首歌,當中歌詞所寫的-

    夢田 詞:三毛 曲:翁孝良 唱:齊豫 潘越雲

    每個人心裡一畝 一畝田
 每個人心裡一個 一個夢
 一顆呀一顆種子 是我心裡的一畝田
                                                                               
 用它來種什麼 用它來種什麼
 種桃種李種春風
 開盡梨花春又來
                                                                               
 那是我心裡一畝 一畝田
 那是我心裡一個 不醒的夢

 新聞夢,將是我心裡一個不醒的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i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